先天靈寶混沌元母鼎之中,凝聚了三萬年來,萬界之門吸收的混沌精華的一部分,這些混沌精華,化作了混沌母氣,積存在這混沌元母鼎中。
秦樹苗在混沌母氣的作用之下,不但傷勢盡複,而且還破而後立,徹底将肉身改造,并讓秦樹苗直接破碎了道基,用秦樹苗體內原本就有的三種本源之力,也就是血紅色的妖魔本源之力、虛白色的虛空本源之力,以及淡紫色的大荒世界本源之力,以及她在暗界得到的五種五行元力,為其成就了一顆金丹。
灰鹄并不知道秦樹苗是如何擁有那三種本源之力的,它所講述的,也只是它所經歷和知道的一些事情,而對于秦樹苗之前的一些經歷,它顯然并不清楚。
就連秦樹苗自己,也不知道這三種本源之力,究竟是怎麽在自己的體內出現的,她只知道,自從自己在大荒世界重生以來,這三種本源之力,就一直存在。
事實上,秦樹苗在遇到灰鹄之前,甚至不知道這三種本源之力的名字。
秦樹苗在混沌元母鼎中成就的這幅肉身,有一個名字,叫做混沌道體。
在遠古時代和上古時代,混沌道體創下了赫赫威名,在成就最巅峰道祖的人族之中,幾乎有一半都是這種體質。
雖然理論上說,所有的人族體質都能修行,但顯然擁有更完美體質的人族,在修仙之途上的成就,會更大。
而混沌道體,就在人族無數強大體質中,都是排在前三的存在。
只是,混沌道體在人族修行的前期,并不會顯現,這種體質大多由五行靈脈俱全的體質裏蛻變而來,只是蛻變概率并不高,可以說極為低下。
在人族之中,天生五行靈脈俱全的人,并不算太過稀少,以人族龐大的基數來看,單從數量上來看還是極為吓人的。
在遠古時代,混沌道體都是從五脈俱全的體質中自然蛻變而來,而等到了上古時代人皇紀,人族之中大能層出不窮,一代又一代的人族大能研究之下,竟被他們研究出了增加混沌道體蛻變概率的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混沌元母鼎,通過混沌母氣洗練五脈俱全的體質,使其加速蛻變。
用這種方法,能夠使混沌道體出現的概率,足足增加一成。
這概率看似微小,但若考慮到人族那龐大的基數,那可就是天差地別的差別。
雖然成就了混沌之體也不一定能修行到道祖層次,但畢竟對人族整體實力來說,會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而秦樹苗在混沌元母鼎中,或許是因為破而後立的原因,或許是秦樹苗的靈脈本就特殊,她竟然一舉蛻變成了混沌道體。
而她道基破碎後形成的一顆金丹,也便成了在上古時代赫赫有名的陰陽金丹。
這陰陽金丹,便是在人族成為天地主角的上古時代,也是最為頂尖的金丹,在那個時代,能夠成就這種金丹的人族修仙者,最終都成就非凡,每一個都名震洪荒世界,闖出了赫赫威名。
在上古時代,那時的人族修仙之途,與當今大荒世界流傳着的修仙之途,還是有着很大區別的。
上古時代,人族修仙者在築基之後,便會修一顆金丹,而後便以金丹為根本,開始修天地大道。
所以那時候的修仙之途,也稱之為修道。
在上古時代,金丹境之上,并沒有元嬰境和化神境,而是直接便是像如今的合道境一般的境界。
在上古時代,金丹境之後,便是道神、道尊及道祖之境。
上古時代的人族修仙者,通過金丹溝通天地大道,努力悟道,力求與道相合,完全悟透三千小道之中的一條後,便被稱之為道神,完全悟透八十一條大道中的一條,被稱之為道尊,完全悟透十條天道中的一條,便被稱之為道祖。
無論是道神、道尊還是道祖,其所憑借的,都只是體內的一顆金丹,借以溝通天地大道。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相處于同樣的境界,但不同的道神、道尊與道祖之間,其修為實力也有着很大差別。
實力的差別,主要是因為他們悟透道之數量的多寡。
一位只悟透了一條小道的道神,與一位已經悟透了數十條小道的道神相比,自然是後者實力更強,甚至能夠碾壓前者。
實際上,一般來說,一位能夠悟透四十條小道以上的道神,便已經有了悟透一條大道的資格。
從道神修至道尊,再到道祖,各自的大境界之間,都沒有一個明确的晉階界限,都是根據各人的悟性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同。
有的道神足足悟透了上百條小道,卻都無法悟透一條大道晉升為道尊,有些道神只悟透了幾條小道,卻一步登天悟透了某條大道進而晉階為道尊。
道尊到道祖之間的修仙之途也是如此,都是因人而異。
這個因人而異,就是體現在悟性資質之上的區別,而這些區別的最直接體現,就是體質。
所以,擁有完美道體的人族修仙者,在修仙之道上,進步的速度更快,所走的彎路也更多。
所以在上古時代,經常出現這樣的事情——兩位道神境修仙者,一位在一萬年內悟透了五條小道,卻沒有晉升為道尊,一位在悟透四條小道後就晉升為道尊,而後通過道尊領悟的大道,依靠大境界的優勢,又勢如破竹的在同樣的時間內領悟了十多條小道。
混沌道體這種完美體質所走的修仙之途,就是後者這樣的路。
它能夠讓修仙者快速晉升到更高的大境界,而後通過大境界的優勢,在低境界的領域裏,快速擴大優勢。
也正因為如此,混沌道體的人族修仙者,才能更容易抵達修仙的巅峰。
上古時代的修仙之途,就是一顆金丹貫通天地,便能與道相合,抵達修仙之途的巅峰境界。
由于上古時代末期,洪荒世界的破滅碎裂,導致洪荒世界由一個完整的混沌世界,化作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世界,而原本完整的天地大道,也破碎進入了不同的碎片世界之中。
以至于在破滅之後的洪荒世界裏,每一個不同的碎片世界之中,所擁有的道的數量和種類是不同的,有的世界,天道大道小道俱全,有的卻缺失了天道,只有大道小道在其中隐現,甚至有的更小的碎片世界,只有數量不多的小道存在。
這些碎片世界裏缺失的各種道,并不是真的就不存在了,它們一直都是存在于這一方天地之中,而是因為洪荒世界破滅的影響,在某些碎片世界,就算是合道境的修仙者,都很難感受到某些道的存在。
就算是能夠在碎片世界裏,能夠相對清晰感受到的道,比之上古時代以前,完整的洪荒世界之時,也已經薄弱了許多。
于是,天地間環境的變化,讓修仙者們在最初的、溝通天地大道的階段更為艱難。
漸漸地,上古之後的修仙者們發現,在金丹期便開始感悟天地大道的修行方法,已經越來越不适應這一方破滅之後的天地,于是,天生就具備極大适應能力的人族,開始尋求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