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奪子大戰終于落幕。
此刻,吳童童小盆友仍在幼兒園裏,四歲的他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麽,更不知道他的媽媽正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走着。派去跟蹤的人每隔半小時給林建東發條短信,于是厲先生也得知這個女人從北二環的法院一路走到西南二環宣武門外的法源寺,她一路走得極慢,卻不曾停歇。
這一天陰歷十五,法源寺中燒香拜佛的人甚多,吳桐在每個大殿門口都要站上一會兒,山門、鐘鼓樓、憫忠臺、靜業堂、無量殿、大悲壇、藏經閣,七進六院,她從南往北一直晃到大遍覺堂,在每一尊佛像前虔誠祈禱,卻不叩首。
滿園的紫丁香花開了,法源寺內一道風景線。
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丁香花》: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豔。
深栽小齋後,庶使幽人占。晚堕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休懷粉身念”便成為李敖筆下《北京法源寺》中章節名。
大遍覺堂內,吳桐往功德箱裏放下幾張鈔票,最終坐在通往偏院的門檻上。
“厲總”,林建東接到短信,“她,還在法源寺”。
臨近下班,首都變成首堵。寬大的車廂裏,厲仲謀看着窗外,眼神淡淡的,“她在幹什麽?”
“說是”,林建東又瞅了眼短信,“走到法源寺最北邊的大遍覺堂,坐在通向偏院的門檻上”。
“法源寺的丁香花,很美”,一句莫名的評論。
林建東自幼長在南城,法源寺去過無數次,那的丁香花是一景,自是知道的,“今兒陰歷十五,寺裏肯定熱鬧。好多人都是看了李敖的小說,跑過去參觀的”。
“建東”,厲仲謀的臉上忽閃過一絲異樣,“趕緊打電話讓他們去看吳桐,快”,他想起來,吳桐家裏有本《北京法源寺》,她說欽佩書中戊戌六君子舍身成仁,除此,便是書裏關于佛法的闡釋極精辟,寺廟既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她說當年曾在法源寺許下一個願望,就等去還願了。
正在打電話的林建東愕然,“怎麽會這樣……”
法源寺的大遍覺堂內,
兩個跟蹤的人只看到吳桐的背影,起初以為她是累了,坐坐就會再走,
哪知都日頭偏西了,人還是坐在門檻上,靠着門框,一動不動。
等兩個人大着膽子接到電話上前一看,吳桐早就昏死過去,身下,鮮血染紅了青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